摩登7平台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混合型生物洗油菌发酵上清液的表面张力值测定(一)
> 人胰岛素的朗缪尔单分子层膜的表面化学和光谱学性质——实验部分
> NaOL、HZ组合捕收剂对锂辉石矿物浮选效果、表面张力影响(二)
> 温度对水—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与纯水体系界面张力、厚度的影响——模拟方法
> 放心喝!张家界6处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达标
> 表面活性素制备、分离纯化、溶液表面张力测定及胶束化行为研究(二)
>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与有机膦酸盐防垢复配,有效降低桩西原油体系油-水动态界面张力
> 无机盐浓度对HPAM不同复配体系降低界面张力能力的影响(一)
> 基于界面张力消失法计算CO2-原油最小混相压力
> 不同配方的水性氟丙树脂涂料涂膜合成、性能指标
推荐新闻Info
-
> 不同温度下可溶解聚乙二醇低共熔溶剂的密度、电导率、表面张力等性质(二)
> 不同温度下可溶解聚乙二醇低共熔溶剂的密度、电导率、表面张力等性质(一)
> 表面张力测量科学:从经典原理到现代智能操作(以摩登7表面张力仪为例)
> 小桐子生物柴油制备方法、氧化程度与表面张力的相关性分析(二)
> 小桐子生物柴油制备方法、氧化程度与表面张力的相关性分析(一)
> 稀薄氧压下原位生长铜薄膜的氧化程度研究
> 利用气体分析仪、超微量天平等研究DOC和DPF对柴油机排放性能影响
> 复合剂对不同基础油界面张力的影响差异
> 不同船用柴油机油基础油界面性质与分水性的关系
> 动态测量纯净水和硅油、纯净水和乙酸乙酯液体间界面张力
草甘膦药液表面张力变化对其物理性状与生物活性的影响
来源:植物保护 浏览 1346 次 发布时间:2023-06-13
通过添加有机硅助剂和丙三醇调节草甘膦药液的表面张力和黏度,测定其对草甘膦药液液滴的物理性状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雾滴的铺展直径增加,干燥时间缩短,药液的黏度以及在杂草叶片表面的最大稳定持留量没有显著性变化;草甘膦对杂草的防效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对阔叶杂草最高目测防效和鲜重防效可提高42%和41%,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可提高37%和37%。增加草甘膦的药液黏度,药液在杂草叶片上的最大稳定持留量增加,表面张力降低,对雾滴的干燥时间和铺展直径影响很小;草甘膦对阔叶杂草最高目测防效和鲜重防效可提高42%和41%,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可提高42%和42%。适当降低草甘膦药液的表面张力或增加其黏度均可提高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表面张力对草甘膦药液其他物理性状的影响
改变草甘膦药液的表面张力,其生物活性最佳区间是表面张力在22~24mN/m,药液的黏度在6.58~6.7mPa·s之间,液滴的铺展直径在7~7.4mm,干燥时间在14.52~14.98min,龙葵和稗草叶片表面的最大稳定持留量分别在19.23~19.86、18.72~19.16mg/cm2之间,对龙葵和稗草的目测防效最高可增加42%和37%左右,鲜重防效最高可增加41%和37%。通过改变草甘膦药液的黏度,其最佳活性区间为黏度超过14.5mPa·s,表面张力低于31.5mN/m,液滴的铺展直径达到4.83mm,干燥时间低于21.49min,龙葵的最大稳定持留量超过23.18mg/cm2,稗草的最大稳定持留量超过25.10mg/cm2,对龙葵和稗草的目测防效都可提高42%,鲜重防效可提高42%和41%。
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发现药液物理性状的改变与药效间存在着某些相关性,与鲁梅研究结果相一致。降低药液表面张力,铺展直径增加,干燥时间缩短,此结果与姜咏芳研究结果一致。表面张力对黏度、最大稳定持留量没有显著性影响。刘支前曾报道展布性与药效似乎无直接关系,草甘膦的叶面吸收与药液的展布性有负相关关系;而本研究中铺展直径与草甘膦的生物活性成正相关,只有在液滴的铺展直径极大的情况下,展布性才与生物活性成负相关。增加草甘膦制剂的黏度,最大稳定持留量增加,表面张力降低,对干燥时间和铺展直径影响很小;草甘膦的生物活性也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稳。
通过本研究可以说明适当地降低草甘膦制剂的表面张力或增加黏度均可提高除草剂的生物活性。除草剂活性能否充分发挥往往决定于雾滴在杂草叶表面的黏着、展布、湿润、渗透与传导。不同杂草的叶片结构及生理机制往往对药液理化性状和药液敏感性不同,本研究中液滴的铺展直径、干燥时间均采用石蜡模拟植物叶片蜡质层结构,仅能体现药液理化性状的相对变化趋势,而不同类型的杂草对药液物理性状和药液敏感性需进一步研究。